眾所周知,蘋果和三星自2011年以來就一直在打專利戰,至今還未“化干戈為玉錦”,反而大有愈演愈烈的架勢。就在它們打得不可開交之際,谷歌、facebook,惠普等科技巨頭卻再也“看不下去”了,7月21日,它們聯合起來提交了一份“法庭之友”意見書,對法院做出的不利于三星的判決提出了抗議。
最初,蘋果指控三星侵犯了其多項專利,抄襲包括圓角設計、多點觸摸手勢和滑動縮放在內的iPhone智能手機關鍵功能。但上述硅谷科技巨頭認為,不利于三星的判決將“導致荒謬的后果,給每年在技術和組件研發上投入數十億美元的公司造成毀滅性打擊”。
“法庭之友”意見書稱,現代技術非常復雜,包含大量部件,其中許多部件能被應用在不同類型產品中。如果使用其中任何一個部件就會招致被起訴侵犯專利,那么所有公司都會被判侵犯專利,創新將被扼殺,“某一功能,可能是由一款產品包含的數百萬行代碼中的數行代碼實現的,只出現在產品的特定用途中,或只顯示在數百個顯示畫面中的一個畫面中。即使侵權元素對用戶來說無關緊要,陪審團的判決也會使得設計專利所有人獲取產品或平臺帶來的全部利潤”。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把三星需要支付的賠償款由9.3億美元削減至5.48億美元。三星6月份要求法院重新評估其判決,因為判決將使它把侵權Galaxy手機帶來的全部利潤賠償給蘋果。Facebook、谷歌和戴爾等科技巨頭的支持可能提高法院在重審該案時做出對三星有利判決的可能性。
中細軟專家指出,從“法庭之友”意見書的內容來看,幾大科技巨頭談到了專利的“強制許可”問題。那么,何為強制許可?
中國專利法中的強制許可,是指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依照專利法規定,不經專利權人同意,直接允許其他單位或個人實施其發明創造的一種許可方式,又稱非自愿許可。
第四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根據具備實施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的申請,可以給予實施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強制許可:
(一)專利權人自專利權被授予之日起滿三年,且自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滿四年,無正當理由未實施或者未充分實施其專利的;
(二)專利權人行使專利權的行為被依法認定為壟斷行為,為消除或者減少該行為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的。
第四十九條:在國家出現緊急狀態或者非常情況時,或者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給予實施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強制許可。
第五十條:為了公共健康目的,對取得專利權的藥品,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給予制造并將其出口到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規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強制許可。
第五十一條:一項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比前已經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具有顯著經濟意義的重大技術進步,其實施又有賴于前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實施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根據后一專利權人的申請,可以給予實施前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強制許可。
在依照前款規定給予實施強制許可的情形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根據前一專利權人的申請,也可以給予實施后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強制許可。
“法庭之友”中稱,“如果使用其中任何一個部件就會招致被起訴侵犯專利,那么所有公司都會被判侵犯專利,創新將被扼殺,”依照專利法第48條第二小項,蘋果公司的這種行為對競爭產生了不良影響,且抑制了創新,是有被認定為壟斷行為、并“強制許可”的可能性的,而一旦蘋果公司行駛這些專利的行為被法院認定為壟斷,三星公司就不再構成侵權,只需要繳納一定的許可費用即可。這種結果是眾科技巨頭尤其是三星希望看到的。
除因涉嫌壟斷和抑制創新后專利可能被“強制許可”外,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導致對方未經許可使用自己的專利而不被判定為侵權——專利無效。日前,諾基亞公司與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之間的專利訴訟有了最新進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選擇數據傳送方法”專利(專利號:ZL200480001590.4)行政訴訟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審查決定,該專利權被宣告全部無效。這也意味著,諾基亞公司以上海華勤公司侵犯“選擇數據傳送方法”專利為由提起的訴訟喪失了權利基礎,2000萬元的索賠或成泡影。
原來,審理認為涉案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相關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不能確定,在該案中,諾基亞公司專利中的方法和實施該方法的裝置在技術上雖然相互關聯,但保護對象和范圍應當界限清晰,各不相同。而兩者的權利要求的區別僅在于——涉及裝置的權利要求系方法權利要求每一個步驟前加上“被配置為”而組成。對于這樣撰寫的權利要求,應當要求諾基亞公司進一步說明“被配置為”的具體實施方式,以明確諾基亞公司除了在方法上對現有技術作出了貢獻之外,在裝置上相對于對現有裝置的技術貢獻何在,否則就是給予一種純功能限定的裝置予以了保護。這既阻礙了在專利申請日之后技術的進一步創新,又會導致專利的保護范圍囊括了專利申請日之前已經存在的所有實施方式,顯然是與界定專利保護范圍的目的相違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十四條第二小項,專利申請中如有下列不合法情形:說明書沒有充分公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授權專利的權利要求書沒有以說明書為依據;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超出規定的范圍;專利權的主題不符合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的定義;同時申請的協商授權原則;授權專利的權利要求書不清楚、不簡明或者缺少解決其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的,專利應被宣告無效。因此,鑒于諾基亞公司相關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不能確定,不應判定上海華勤公司構成侵權。
看來,專利申請成功后也不是“高枕無憂”,既可能因為被判定為壟斷,形成不正當競爭并阻礙創新而“強制許可”,也可能因為專利權利要求書中保護范圍等書寫不清晰,阻礙技術創新而被“宣告無效”。最后,作為中國領先的大型綜合性知識產權科技服務云平臺,中細軟也提醒企業及個人,不要因為某種疏忽而讓企業付出慘重代價。專利的申請和保護,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
|